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铬超标的危害有哪些?铬对人体都有哪些作用?

2023-01-04 14:22:16 汪清新闻网

我们知道,健康人体内的各种因素都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其中任何一种超标,都可能出现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微量因素,如铬它是其中铬的一种,是一种蓝白色的多价金属元素,常用于不锈钢等产品中。铬超标的危害都有哪些?

职业性:

在工业上接触铬及其化合物,主要是铬矿石和铬冶炼时的粉尘和烟雾,电镀时吸人铬酸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六价铬化合物。在临床上铬及其化合物主要侵害皮肤和呼吸道,出现皮肤黏膜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如皮炎、溃疡、鼻炎、鼻中隔穿孔、咽炎等。

(1)皮肤损害。六价铬化合物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水疤、溃疡,皮肤斑贴试验阳性。铬疮是一种小型较深的溃疡,发生在面部、手部、下肢等部位。铬溃疡多发生于电镀、铬化学工业、硝皮工业等。 日本曾报道铬引起鳞状上皮癌2例。

(2)呼吸系统损害。铬酸盐及铬酸的烟雾和粉尘对呼吸道有明显损害,可引起鼻中隔穿孔、鼻黏膜溃疡、咽炎、肺炎,患者咳嗽、头痛、气短、胸闷、发热、面色青紫、两肺广泛哮鸣音、湿性哕音,及时治疗,症状可持续2周。国外报道,铬可引起肺癌。

(3)消化(消化食品)系统损害。长期接触铬酸盐,可出现胃痛、胃炎、胃肠道溃疡,伴有周身酸痛、乏力等,味觉和嗅觉可减退,甚至消失。

非职业性:

口服重铬酸钾,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口腔黏膜变黄,呕吐黄色或绿色物质,吞咽困难,上腹部烧灼痛,腹泻,血水样便,严重者出现休克、面色青紫、呼吸困难。

重铬酸钾对肝和肾都有毒性,尿中出现蛋白,严重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婴幼儿(幼儿食品)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应与脑炎鉴别诊断。

已有病例报道,患者产生惊厥、昏迷、瞳孔散大、尿和粪中均含铬。用铬酸治疗疣或烧灼、痔疮曾引起过中毒。有一面部皮肤癌患者敷用铬酸结晶治疗,发生肾炎,在用药后48小时出现无尿,30日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

患者肾脏特别是肾小管有广泛病变,血液中尿素、无机磷酸盐、氨基酸(氨基酸食品)明显增高,这种患者往往肝大而有压痛,可发生黄疸。该病容易被误诊,应注意与内科有关疾病鉴别诊断,以免错过抢救的良好时机而死亡。

铬对人体都有哪些作用?

确切地说,铬的生理功能是与其它控制代谢的物质一起配合起作用,如激素、胰岛素、各种酶类、细胞的基因物质(DNA和RNA)等。铬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1)预防心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产生的原因是动脉血管壁沉积了主要由胆固醇组成的脂类物质,这些沉积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小突起,称为斑块,从而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原有的弹性,造成血液不能通畅,引起心脑血管苎病。铬能抑制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从而起到降低血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作用。

(2)促进胰岛素的作用 体内糖的代谢必须依靠胰岛素,饮食中长期缺铬的人,胰岛素就失去了作用,致使糖的氧化很缓慢。铬可激活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补充铬后,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的葡萄糖耐受性就会得到改善。

(3)促进生长发育 铬参与蛋白质、核酸的代谢,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所以能促进营养不良儿童的发育,增加其体重,纠正其贫血。

中国营养学会没有铬每日需要量的推荐,但制定了一个每日铬的“安全和适宜的摄人量”指标,以供参考。婴儿每天需10~14微克,半岁至1岁为20~60微克,1岁以上每天20~80微克,4岁每天30~120微克,7岁以上至成人每天均为50~200微克。

人体对铬的利用有以下一些特点。人体利用无机铬盐的能力随年龄而下降。菠菜等里面的草酸盐,谷物中的植酸盐会降低铬的吸收。食用大量低铬、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白面和白糖,可刺激铬从组织中排出,耗尽人体中储存的铬。锌和钒可抵消铬的效应。

无机铬化合物在人体中吸收很差,铬与有机物生成的“自然复合物”中的铬较易吸收,如啤酒酵母中主要以葡萄(葡萄食品)糖耐量因子的形式存在的铬有10%~25%可吸收。铬估计是在

小肠内被吸收。铬一旦被吸收,便迅速离开血液分布于各个器官中,特别是肝脏有三价铬存在。

标签: 铬超标的危害有哪些 铬对人体都有哪些作用 铬的食物来源 超标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什么影响


        
精彩推荐